導語
2021年7月22-24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2021年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在成都市成功召開。大會以“鑒史明今,防治結核”為主題,全國結核病醫療機構、防治機構、科研機構的領導、相關學科的專家、科研人員到場參會,數十家結核領域企業現場展示結核病診療技術相關產業的創新技術和產品。
本次大會邀請了多名國內外一流專家與會作專題報告,除結核主會場,還分設護理、檢驗、綜合醫療機構、預防控制、兒童結核病、臨床試驗等多個分論壇。
報告剪影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饒子和作題為《結構生物學視角:抗結核藥物與藥靶的精確作用機制》的報告,重點介紹了阿拉伯糖底物結合機制、呼吸鏈超級復合體Ⅲ-IV-SOD結構、細胞壁成果和呼吸鏈成果等亮點工作。饒子和表示希望建立一個高效、開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抗結核研究基地,打通一條鏈接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產業化合作路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李亮作題為《中國結核百年防控史》的報告,帶我們回顧了百年的結核史,從我國最早的結核病醫院和療養院等結核領域機構,到我國最早的結核專著,再到包含預防、診斷、藥物等診斷治療相關方法,以及舊時的處方及郵品,帶來了一場結核百年史盛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國家結核病臨床實驗室副主任逄宇作題為《結核分枝桿菌表型藥敏試驗專家共識》的報告,對表型藥敏檢測原理及常用表型藥敏試驗方法展開介紹,并指出藥敏試驗質量控制的要求:重視生物安全管理,強化室內室間質量控制。逄宇針對表型藥敏試驗方案及其應用時機,以及不同藥敏試驗方法結果進行了詳細解讀。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題為《結核等傳染病的起源、流行與消除》的報告,以天花、麻疹為例,就傳染病的起源、進化、傳播,以及如何消除慢性傳染病的持久傳播進行闡述,指出耐藥結核病治療瓶頸制約防控,亟需本土高效方案。張文宏認為,把對付新冠的精神放在對付結核上, 持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終止結核病。
廣東體必康集團董事長畢利軍作題為《臨床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探索》的報告,與現場嘉賓分享了創新創業、成長成功的理念和經驗。畢利軍專注于結核病防治領域,用20年時間打了基因戰、蛋白戰、科技成果轉化戰三場戰役,未來還要繼續再打硬仗,堅持做好安全衛士,徹底解決結核病問題。
除了精彩的專題報告,本次大會還開設企業展覽區域,眾多結核領域企業、權威專家匯聚一堂,各展所長,為廣大業界同仁呈現了一場結核病診療和防治盛宴。
圖 眾多專家蒞臨體必康展位
圖 體必康展位現場
頒獎儀式
大會“卓越合作伙伴”頒獎儀式
體必康榮獲2021年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卓越合作伙伴”稱號!
此次會議涵蓋了結核病科研、轉化和防治等各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并對結核防治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進行了廣泛充分的交流探討。
體必康攜專業團隊及自主研發的一系列創新產品亮相本次大會,與新老朋友在成都相遇。未來,體必康會持續專注結核領域的創新和研發,同時也期待與您攜手共進,為結核病防控事業貢獻最大的力量!